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免费无码日韩大胆视频网,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人民網>>健康·生活
人民網>>健康·生活>>正文

帕金森病治療離不開“三駕馬車”早期病人別忙著跑步

2015年04月10日09:39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初患帕金森 別忙著跑步

治療離不開“三駕馬車”,藥物治療是基礎,手術治療是提高,康復治療是補充,三者缺一不可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專科主任陳玲教授、神經外科楊超副主任醫師、康復科陳曦副主任醫師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作為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帕金森病在中國約有200萬名患者,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和其他病不同,帕金森病人要控制病情,需要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和康復科共同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多位專家表示,帕金森病的治療離不開“三駕馬車”,神經內科的藥物治療是基礎,神經外科的手術治療是提高,康復科的康復治療是補充,三者缺一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患者要避免采取錯誤的運動康復手段,例如跑步鍛煉就不適合早期帕金森病人。

神經內科

查出帕金森病 趕緊吃藥

診斷出帕金森病,吃藥是病人的第一選擇。“我國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種類有六種。看上去很多,但如何從這六種藥物中進行選擇和搭配,制定出個性化的方案,主要看醫生的經驗和水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專科主任陳玲教授表示,除了考慮病情,醫生也要兼顧藥物副作用和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

陳玲建議,帕金森病一旦確診就應馬上開始藥物治療。左旋多巴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金標準”“起步藥”,但并不能長久緩解病人的癥狀。在對待藥物的態度上,中國病人經常覺得“是藥三分毒”,確診后瞻前顧后,以為可以先用其他辦法控制病情,其實這完全屬于誤解。陳玲指出,帕金森病人明確診斷后要馬上服用藥物。帕金森病發病早期,病情進展非常快,而藥物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哪怕是較晚獲得診斷的病人,只要一開始服藥,病情也會比未服藥時明顯緩解。

陳玲指出,藥物與帕金森病的“蜜月期”并不長久,通常服藥四五年后,部分患者會出現“運動并發癥”。一方面表現為“劑末現象”,即藥效的持續時間縮短,上一次藥物的作用常常不能維持到下一次吃藥前,導致手腳僵硬,活動受限制。另一方面表現為“異動癥”,即服藥起效或藥效消失后,不由自主地抖手腳扭頭頸,就像在跳舞。在運動并發癥的早期,醫生可以通過調整藥物的種類、劑量和服藥時間等來解決這些問題。隨著患病時間越久,運動并發癥只會越來越重,而且病人對藥物的反應性下降,調藥越來越困難。

神經外科

植入腦起搏器 藥量最多可減一半

當單純藥物已經不能解決問題時,病人可以到神經外科尋求幫助。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楊超副主任醫師指出,這部分病人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丘腦底核腦深部電刺激(DBS)術,通俗地說,就是利用微創手術,在腦部安裝一個電極,也就是所謂的“腦起搏器”。病人可根據自己肢體抖動的程度,調整電流強度來刺激腦部神經,從而改善肢體肌張力高、僵硬、動作遲緩等癥狀。對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手術與藥物相結合,可讓患者的用藥量大為減少,有些病人甚至可以減少一半用藥,相應的并發癥也隨之減少。

不過,DBS手術并不能“一勞永逸”。手術做完后,病人還需要回到神經內科進行定期隨訪,調整腦起搏器的脈寬、頻率、電壓等次數,同時根據病情的改善程度來調整藥物劑量。陳玲表示,手術不能等到藥物完全不起效才進行,刺激器起效是建立在藥物起效的基礎上的,如果術前評估吃藥對癥狀的改善率達不到30%,那也就不適宜再做手術了。

康復科

走路時腳跟先著地 可防摔倒

在現有治療模式下,最容易被帕金森病人輕視的當屬康復治療。“藥物及手術對吞咽困難、語言及步態不佳的改善效果非常有限,而對這些問題,康復訓練卻可以起到顯著的改善效果,”陳玲指出,在以往的觀念中,要到帕金森的中后期才開始進行康復訓練,而在最新版的帕金森病治療指南中,康復治療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患者從患病早期就開始進行規范足量的康復訓練,那么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會相應地推后,和同期病人相比,服用的藥物也可以相應減少。

“經常有病人自行采取錯誤的康復治療,例如早期病人認為要多運動來延緩病情的進展。其實,病人如果運動量過大,導致過度疲勞,反而容易加重病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陳曦副主任醫師指出,跑步更是帕金森病人的大忌。帕金森病會令病人走路時前沖,容易跌倒,而跑步時人的姿態和重心向前,導致病人雪上加霜。正確的鍛煉方法是不要跑,走路時用腳跟先著地,重心后移,以避免摔倒。

“帕金森病的康復訓練,要伴隨終生。”陳曦指出,帕金森病的專業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和吞咽治療幾大部分。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磁療、氣壓治療等,主要是緩解病人的強直和疼痛,并指導平衡、轉移、步行、協調方面的訓練,提高患者的運動機能。作業治療重點進行手功能訓練,并指導穿衣、就餐、洗浴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技術,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言語治療主要進行吞咽和語言訓練,減少吞咽嗆咳,提高言語交流能力。康復治療師和訓練師會針對病人功能障礙的情況,提供個性化的“運動處方”,而病人回家后要堅持鍛煉。(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李紹斌、彭福祥)

 
分享到:
(責編:權娟、劉婧婷)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