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免费无码日韩大胆视频网,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人民網
人民網>>健康·生活

莫讓保健品成了后悔藥

高陽
2016年06月18日08:16 |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莫讓保健品成了后悔藥

  受訪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會長 熊必俊

  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 徐華鋒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老年心理中心主任 李 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 張維君

  保健品在國內一直是個爭議熱點,有的人恐避之不及,有的人則一天都離不開它。至于它的各種功效,更是毀譽參半。最近美國紐約州一項調查則指出,包括GNC、沃爾瑪等大品牌的保健產品中,根本檢測不出標簽中所注的人參、銀杏、紫錐菊等保健成分,其主要由大米、小麥制成。保健品難道是個“騙局”?

  保健品讓人半信半疑

  說到保健品的效果?作為主要消費群體的中老年人應該最有發言權。6月5日,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區的紅領巾公園和團結湖公園,隨機采訪了30多位老年人,年齡范圍從53歲到80歲不等。這當中55%的人認為“保健品不能信,都是騙人的”;另有40%的老人曾經服用或正在服用保健品,但認為“效果不太明顯”;還有不到5%的老人認為“保健品效果明顯,健康狀況有改善。”

  葉先生今年71歲,患高血壓已20多年,為此沒少買保健品。他說:“市場上流行的東革阿里、鐵皮楓斗、蜂膠等各種各樣的保健品,我都買過。前后花了2萬多元,家里放了一柜子,就是當飯吃也吃不完。”可說到效果,葉先生有點感慨:“血壓還是那么高,你很難說有用還是沒用,賣保健品的人說,要是我不吃可能比現在還高。”78歲的張先生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服用保健品,螺旋藻、大蒜油、蘆薈膠囊、魚油等全都吃過,但是除了女兒從美國買回來的大蒜油、魚油有一定降脂效果,其它幾乎無效。退休后一直兼職做某品牌保健品直銷員的林女士則認為:“保健品能夠調理身體機能,我用后感覺有效果,想把它推薦給更多的老年朋友。”

  調查中,記者發現,除了通過正規藥店購買保健品,大多數老人都是通過社區保健房、個人推銷的方式接觸到保健品。保健品公司利用打折、有獎、免費講座、贈送禮品、接送游玩等手段,兜售保健品。而“用后無效”也讓大多數老人后悔“花了冤枉錢”。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所受理的投訴中,“保健品類投訴”排在首位,投訴案情的大多是老年消費者。而此類案件多發,使得中老年人對保健品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在下降。

  “安慰劑”背后多重原因

  受近年來不斷曝光的保健品事件影響,關于“保健品”本身的質疑越來越多。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徐華鋒認為,目前,公眾對于保健食品的概念還有些認識不清,即并不清楚什么才是國家批準的真正保健食品。他解釋,通常意義上的保健食品并非是法律意義上的保健食品。法律上的保健食品是通過國家科學實驗、毒理分析、功能認定合格后,才能批準生產的保健食品。而我們俗稱的保健品,更多的是基于“藥食同源”理論的滋補品、農產品或食品,而公眾錯誤的把這些都歸為保健品,但其實很多保健品并不是保健食品。比如,人們通常認為蟲草是種藥品,但它只是種傳統滋補品,是不能作為保健食品原料的。不能選擇正規的、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成為大多數保健品看不到效果的原因之一。

  此外,徐華鋒坦言,不否認有些保健食品企業夸大宣傳,明明批準了一個功能卻宣傳有多個功能,甚至吹噓“包治百病”。還有一些不良商家為了能讓產品快速見效,在傳統滋補品中違規添加藥品成分。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讓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們,對保健品持失望態度,甚至說成是“安慰劑”。

  當然,“安慰劑”也并非一無是處, “無論是心理學還是現代醫學中都存在著‘安慰劑效應’。”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老年心理中心主任李娟解釋,不管藥是否有效,如果病人認為自己吃的是真藥,就有可能出現病情好轉的情況,這叫作安慰劑效應。其實不只是產品本身,保健品營銷中常常以團體講座形式出現,實質上就是迎合了老人社交圈子小而又有強烈心理溝通的訴求,這在無形中也會起到一種安撫勸慰作用。因此,不排除某些保健品效果可能是由于老人之間的這種交流帶來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張維君則認為,雖然有些保健品的成分的確具有某種保健功效,如大蒜素能夠殺菌降脂,但并不能夠證明由它制成的保健品也具有類似功效。在沒有大規模循證醫學論證的前提下,是無法證明某種保健品有緩解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功效的。而服用這樣的保健品就只能“你信則靈”了。但張維君強調,血壓高不能依賴降壓茶,更不要聽說魚油能夠降脂,就貿然停用他汀類藥物。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有過高的治療期待!

  保健品消費還需理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會長熊必俊認為,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心愿,更是老年人追求的晚年目標。但是,面對尚不完善的保健品市場,依靠保健品養生十分不科學。老人們還是要擦亮眼睛,正確看待和選用保健品。否則買回來就不是安慰劑,而是后悔藥了。

  四位專家建議,國家應加大對保健品的監管力度,提供給老百姓正確的保健品信息和干凈的消費市場。群眾自身也需要提高健康素養,科學認知保健食品、普通食品、滋補品、農產品,以及相關中藥品之間的區別,不要輕信他人煽動,減少非理性消費行為。

  在選擇保健品時,需要建立一個三級防護體系,即“我了解、如何選、選什么”。首先,自己需要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識,通過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其次,在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而不是自己盲目購買。最后,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選擇國家批準和認可的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人,購買保健品過程中切忌“貪小便宜”,如果有“免費贈送,售價離譜,國際權威,名醫坐臺”等不靠譜的宣傳噱頭,則需要警惕可能是虛假產品。買保健品時,最好有兒女幫忙核實或購買,以免上當受騙。▲(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責編:王宇鵬、趙敬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