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曝光后,新版《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出臺,公眾期待其助力整頓二類疫苗流通領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但隨后,廣東、安徽、山東等地卻接連出現二類疫苗短缺,百姓打不上疫苗的情況,原因何在?二類疫苗短缺的背后,到底還隱藏著哪些問題?
是“短缺”還是“滯銷”
“我們這里狂犬疫苗缺貨,性命攸關,希望貴報能予以報道。”近日,本報接到某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來信,反映該縣狂犬疫苗等二類疫苗短缺。與此同時,多家媒體接連報道廣東、安徽、山東等多個省份二類疫苗告急。
“我們的貨源是充足的。”某疫苗生產企業負責人陳曉紅說。而作為疫苗產能的晴雨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16年6月,二類疫苗批簽發量為2.477285億支,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國家食藥總局于近日發布的通知中也稱:“我國疫苗生產能力可滿足市場需求,質量安全有保障。”
在疫苗領域從業十余年的李勇認為,相比“短缺”,“滯銷”更能準確地揭示問題所在,“現在產能充足但基層接種點卻拿不到貨,問題出在了流通不暢導致的滯銷”。
對于流通不暢的原因,此前媒體報道將其歸結為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緩慢。根據新《條例》要求,所有二類疫苗必須通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招標采購。但時至今日,新《條例》已發布近3個月,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數據,全國僅有四川、寧夏、重慶、山西、陜西、山東6省份建成二類疫苗的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從技術角度來講,建設省級平臺并不難。只要把以往藥品招標采購平臺的方式移植過來,很快就能實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級疾控中心負責人說,問題在于,在剝離了原有模式下,省級疾控中心通過流通二類疫苗獲得的加價補貼后,各省級疾控機構積極性普遍不高。另外,很多省份都不愿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觀望跟風心態占多數。“萬一我們省的招標價格比其他省份高怎么辦?萬一我們招標的政策有漏洞,讓別人笑話甚至被追責呢?”這位負責人說。
“打開門”還要“鋪好路”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藥總局于6月14日發布《關于貫徹實施新修訂〈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通知》,這一被業界稱為“過渡期解決方案”的文件,對建設省級平臺制定了時間表——最遲于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到明年平臺建好后,疫苗短缺問題是否會隨之解決呢?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表面上似乎是卡在了省級平臺建設這一環節,但實際上還有很多具體問題有待解決,“即便平臺建好了,二類疫苗仍有缺貨的可能”。
某省疾控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該省已完成二類疫苗公共資源采購平臺的建設,但卻出現只招不采的窘境。“主要還是接種服務費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說,新《條例》允許接種單位收取一定的接種費用,但需要省級物價部門確定具體價格,目前還沒有省份對此做出具體定價,導致基層接種點缺乏積極性。
企業也同樣缺乏動力。李勇認為,首當其沖的是處于模糊狀態的配送費用。“我們原來都是通過航空運輸將疫苗運送到省內,然后由省內的經營企業進行二次儲運。”陳曉紅說,由于航空運輸沒有GSP認證,加之能否委托有GSP資質的公司代為儲存疫苗等細節,新《條例》均未給出明確答案,所以生產企業只能轉為陸運。“我們現在承包給一些做藥品配送的物流公司。這導致配送費用至少增加了20%,但這部分費用由誰買單,又該如何收取,目前尚未確定,企業也不愿意做賠本生意,少發或干脆不發貨了。”
此外,雖然過渡期文件允許原疫苗經營企業在2016年4月25日前已購進的二類疫苗可繼續銷售至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但其是否仍然具有配送資質,文件并未寫明。“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一位疫苗經營企業負責人說。
李勇認為,解決二類疫苗目前所面臨的困境,需要國家盡快出臺具體指導文件。首先要“打開門”,對全國的疫苗招標提出具體要求,是否限制準入廠家數量,如何確定招標價格,完成招標的最后期限等,這樣,各省方可按要求敞開產品采購的大門。其次,要“鋪好路”,盡快出臺疫苗配送的具體要求,包括冷鏈配送的具體標準、委托存儲的具體要求、能否分段配送,避免企業有貨發不出來。此外,還應盡快明確基層疫苗的收費政策。(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陳曉紅、李勇均為化名)(記者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