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明確了新時期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即“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時期工作方針與時代同頻共振,必將引領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邁向新高地。
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既有歷史延續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與我國上世紀50年代和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衛生工作方針相比較,不難發現,衛生與健康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不變的是初心不改,將人民健康作為最寶貴的財富。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長期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主線和宗旨,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將健康作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也體現出黨和政府維護人民利益的責任和決心。
如今,經濟有了進步,社會形態和公眾理念有了變化,健康中國的內涵和外延也有了擴充,新方針的調整是順勢而為。新時期工作方針將“以農村為重點”調整為“以基層為重點”,反映出社會的變遷,契合城鎮化建設大局和統籌城鄉發展趨勢。農村人口大量遷移,城市流動人口增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薄弱成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只有普遍提高基層機構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基層群眾的健康素養和健康追求,全民健康才有堅實的落腳點。
中國的發展道路是以創新為動力本源的,健康中國夢的實現,必然離不開科學技術創新的支持。醫療技術、高端器械、檢測裝備、診斷能力等飛速發展,共同推動醫學更大程度更廣范圍地服務于百姓的健康福祉。當前,醫務人員積極性待提升,健康產業發展待開拓,人民群眾健康訴求待滿足,還有一些體制機制的障礙待清除。衛生與健康事業需要從理論、體制、管理、技術多個層面進行改革。唯有真正邁開改革創新的步子,才能更快更多地釋放健康紅利。
在“互聯網+”時代,不少傳統行業通過嫁接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智慧轉型,處在“風口上”的衛生與健康行業更被廣泛看好。當網絡經濟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衛生健康相關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遠程醫療、智慧醫院、精準醫學、健康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只有敏銳捕捉、積極行動,才能抓住新的增長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不僅源自對發展成果的“共享”,也源自對發展進程親身參與的“共建”。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到“人民共建共享”,展現的是新時代的主人翁精神。時代賦予健康進一步社會化的新內容,一方面要激活政府的能量、市場的能量、民間的能量、全民的能量,共筑健康防線;另一方面全社會共享健康成果,實現健康公平可及。
新方針明確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整體思路,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而從新舊方針的“變與不變”中,可以體味出一種“揚棄”,有堅守,更有突破。變化的是方法、手段和路徑,不變的是黨和政府力促全民健康的理念、目標和原則。我們要在新方針指導下,進行新的開拓、新的協調、新的動員,用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用健康中國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