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剁手”?這可能是病!
楊劍蘭
“強迫性購物障礙”是一種精神障礙,有以下典型表現,包括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欲、每次購物后都有強烈的負罪感、巨額負債消費、每天花大量時間瀏覽購物網站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幾乎每年“雙十一”都有類似“一夜花光5萬”這樣的新聞曝出,部分消費者的購物欲在這場消費慶典中變得不可控制。在心理學家看來,這類人群很有可能患上了“強迫性購物障礙”。
這種心理疾病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是一種精神障礙、成癮行為
早在100多年前,德國心理學家艾米·克雷丕林就提出了“購物癖”的概念。不過,直到上世紀90年代之后,精神健康領域才開始正式研究這一現象,并將之稱為“強迫性購物障礙”。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制定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未將“強迫性購物障礙”列入精神疾病診斷條目,但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強迫性購物障礙”也是一種精神障礙。
心理學家凱利特和博爾頓于2009年給出了關于“強迫性購物障礙”的定義,他們認為它是由無法控制的沖動引發的過度消費,患者在購物上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通常由負面情緒引起),最終導致其出現人際和經濟上的困難。
“強迫性購物障礙”的典型表現,包括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欲、每次購物后都有強烈的負罪感、巨額負債消費、每天花大量時間瀏覽購物網站等。
心理學家傾向于將上述行為歸為成癮行為,認為這些“購物狂人”在買東西時,他們的大腦會持續分泌出讓人感到愉悅的多巴胺(人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原本買10件就能獲得足夠的快樂,但形成瘋狂購物的習慣后,需要買30件才能感受到快樂。倘若強行停止購物行為,他們還會出現焦慮、不安等戒斷反應。這個過程跟藥物成癮、賭博成癮一模一樣。
創傷與孤獨使人強迫性購物
從強迫性購物障礙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主要誘因是患者的負面情緒。那么,哪些負面情緒會讓人購物成癮呢?
其一是創傷性匱乏感。
什么叫創傷性匱乏感?我們來看個案例。有個女孩,家境貧窮,小時候缺衣少食。她10歲時,因為穿打補丁的衣服上學被同學嘲笑,12歲時想買一雙亮晶晶的涼鞋被父母狠狠呵斥。這些不好的感覺被“刻”進了她的潛意識,形成了創傷體驗。等長大有經濟能力后,她瘋狂地買衣服、鞋,即使家里已經囤了上百雙各式各樣的鞋,但她永遠覺得自己還差一雙鞋。
創傷心理學認為,創傷如果不經療愈,會一直伴隨著我們,而且會驅使我們做一些非理性的事。在這個案例里,這位女士缺的不是鞋子,而是小時候的創傷未被很好地撫慰。購物是一種自我安撫的方式,盡管它不理性。
其二是孤獨感。
孤獨使人成癮。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當你感受不到與人的聯結、被孤獨感吞噬時,很容易沉迷手機,要么購物要么玩游戲、刷視頻。溫哥華心理學教授布魯斯·亞歷山大做了一個關于老鼠成癮的實驗,他把一瓶清水和一瓶摻有海洛因的毒水放進老鼠籠里。如果這個籠子空空蕩蕩,只有一只老鼠,那這只老鼠總喜歡喝毒水,然后很快死去。但如果籠子里有很多老鼠相互做伴,且有豐盛的食物、五顏六色的小球以及各種小隧道,這些老鼠幾乎都只喝清水,沒有一只老鼠貪戀那瓶毒水。通過該實驗,這位教授發現:成癮不是因為控制力差,而是因為沒有聯結、孤獨。現代社會結構,讓每個人幾乎都活成了孤島,人們通過購物或游戲與社會產生聯結,緩解孤獨體驗。
除了創傷與孤獨,壓力大、焦慮、抑郁也會促使人們強迫性購物。購物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緩解壓力、獲得快樂。
這些方法能幫你抑制購物欲
如果自己或親友出現了類似癥狀,我們該怎么做?發展到什么程度需要接受專業治療?
筆者建議,首先可建立現實社交,多與親朋好友聯結,不被孤獨感淹沒;其次,可養成記賬習慣,堅持記錄,可減少盲目消費;再次,不要使用信用卡,盡可能用現金消費;最后,用有益的方式如看書、運動、與人傾訴、接觸大自然等方式緩解負面情緒。
如今,不少App上會有一些非理性消費互助小組,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欲,不妨試試加入這些互助小組。
如果以上方式都無法阻止你或親友的瘋狂購物行為,且由于瘋狂購物出現債務危機、引發家庭劇烈沖突、同時伴隨強烈痛苦,這時候建議尋找專業心理醫生進行治療。
(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