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跨省傳播,應對策略如何調整?
1月9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實驗室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河南安陽2名病例與天津本土疫情屬同一傳播鏈,感染者攜帶的新冠病毒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
這是在我國本土首次發現的奧密克戎毒株跨省傳播。
由于突變點數量遠超已經發現的所有變種,奧密克戎一經發現便引起高度關注。應對這一新變種,現行措施還有效嗎?應對策略應該有哪些新變化?
席卷全球的新變種
自2021年11月24日南非首次向世衛組織報告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以來,該毒株的感染病例急劇增加,其變異高達30多處,世衛組織因此迅速將其列入值得關注的變異株(VOC)。
在奧密克戎全基因組序列公布初期,研究人員從它的突變位點中判斷,奧密克戎的感染能力將大大增強,可能比先前變異株傳播快70倍。例如N501Y突變,會使得病毒S蛋白與人體細胞ACEⅡ受體結合力更強,D614G能夠促進病毒更容易與人體細胞膜融合,這些突變都出現在“奧密克戎”中。
后來的感染數據也不斷證實了這一點——
從傳播范圍看,截至1月7日,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奧密克戎變異株。而且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在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流行毒株。
從感染數量看,2022年新年過后,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3億例,近一周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接近190萬例,超過上一波疫情高峰的2倍。
越來越多人感染奧密克戎,但它并不“溫和”。盡管不少研究顯示奧密克戎引發重癥風險低于先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株,但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6日仍舊警告:和先前流行的變異株一樣,奧密克戎在多個國家造成重癥和死亡。
現行措施還有效嗎?
傳播力強70倍,引發重癥和死亡,這樣的奧密克戎近日在我國多地出現,并出現了跨省傳播,原來的方法還防得住嗎?
防控奧密克戎首先要快速發現它。核酸檢測是“金標準”,奧密克戎變異也導致了國際上的部分核酸檢測產品失靈。
我國現行的核酸檢測仍然能高效發現奧密克戎毒株。“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突變位點主要在S蛋白基因上,而我們現在使用的核酸檢測靶標是ORF1ab基因和N基因,不在它的突變區域內。”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解釋,針對奧密克戎等變異毒株,核酸檢測仍然是疫情防控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我國監測體系具備及時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輸入病例的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發生疫情后,疫情防控部門充分利用疫情發現之初的黃金24小時,發揮流調和監督隊伍的作用,在疫情沒有擴散之前,或者感染者還不具備傳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力爭用一個潛伏期左右時間控制住疫情的社區傳播,實現動態清零。
針對奧密克戎防控,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在此前德爾塔毒株造成的疫情中,中國的動態清零策略已經被證實4周左右終能應對。中國目前的快速響應與動態清零策略可以應對各種類型的新冠變種。
針對奧密克戎,還有這些變化
“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防范絲毫不能放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從多個方面部署和加強奧密克戎變異株防控工作:在外防輸入方面,除了此前執行的閉環管理、人物同防等要求,還加大高風險國家入境物品抽檢比例,做好物品表面的預防性消毒;在集中隔離場所管理方面,除落實此前的隔離、消毒要求,還嚴格隔離人員解除標準,滿足人、物、環境三樣本陰性方可解除隔離;相關部門加強新型變異株監測,對所有符合條件的輸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關環境陽性樣本開展病毒基因序列測定,如測序結果為奧密克戎等新型變異株,立即報告。
此外,強化疫情應急處置,疫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指揮體系。本次天津第一時間開展全員篩查、暫停全市旅行社開展旅游業務活動等舉措均是強化疫情的應急處置。
疫苗要打第三針
之前有多篇論文報告奧密克戎對新冠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能夠明顯逃逸。例如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何大一團隊的研究顯示,疫苗接種者的中和抗體均出現了抗奧密克戎有效性明顯下降的現象。
張文宏在微博中也列舉了中國香港團隊的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毒株對兩針疫苗接種者發生了顯著的逃逸,兩針疫苗難以阻擋傳播。
“香港團隊與國際團隊證實第三針接種仍能顯著降低有癥狀新冠肺炎的發生,仍能幫助控制住院病例與死亡病例的發生。”張文宏表示,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研究團隊的研究也表明疫苗第三針接種所產生抗體可對奧密克戎與德爾塔毒株產生中和作用,具備降低重癥病例發生的潛力。已經發表在《新發微生物與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的相關論文顯示,在兩針滅活疫苗的基礎上,同源和異源的第三針加強分別將人體對于奧密克戎株的中和能力提升了8.07倍和15.87倍。(張佳星)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