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春日暖陽”——抗疫一線故事系列報道
“不用謝謝阿姨,謝謝媽媽就行”——這支核酸采集隊伍很暖心
人民網記者 喬業瓊
“張嘴,啊!”“好,下一個!”疫情防控期間,核酸采集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必須。穿梭于大街小巷,寒來暑往,堅持為大家進行核酸采集的“大白”成為一道新風景。
日前,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方便群眾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檢測的服務,有利于早期發現感染者,提高檢測預警的靈敏度,早期發現并及時控制疫情。
這無疑對核酸采集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對于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大白”們來說,來自親人的支持也格外重要。
“不用謝謝阿姨,謝謝媽媽就行”
5月9日,與往常一樣,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西三病房護士劉繼琳接到了外派采集核酸的任務。但與往常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外派的地點離家很近。想到可能會與孩子“偶遇”,劉繼琳心里充滿了期待。
一個、兩個、三個……一上午,劉繼琳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采集了幾百個樣本,仍沒見到孩子的影子。正想著,遠遠地,孩子蹦蹦跳跳跑了過來。
迅速取棉簽,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后壁,棄去尾部手接觸部位,將咽拭子標本放置于采樣管,一套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謝謝阿姨!”小家伙笑著鞠了一躬。
“今天不用謝謝阿姨,謝謝媽媽就行!”劉繼琳回憶說,當時孩子一愣,幾秒鐘后才回過神來,脆生生地喊了一句媽媽。
劉繼琳為女兒做核酸。受訪者供圖
6歲的女兒從沒見過媽媽穿防護服的樣子,也因此沒有認出來,但得知是自己媽媽后,特別自豪,拽著爸爸的手不肯離開。
說起這次相遇,劉繼琳很開心,“好不容易把我分配在離家這么近的地方采核酸,我就跟孩子她爸商量著帶她來我的點位采,但沒有提前告訴閨女,算是給她一個小小的‘驚喜’,也想讓她看到媽媽日常工作是什么樣子的。”
以你為豪,傳遞給孩子滿滿正能量的同時,也讓劉繼琳的心里暖暖的。
“謝謝爸媽來看我”
“讓我來!”作為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一名年輕的護士,于夏嵐總是喜歡說這幾個字。她說,自己單身,沒有家庭負擔,加班熬夜的活兒可以多干干。
護士節這天,于夏嵐被外派到朝陽區八里莊街道進行核酸采集。由于離家近,于夏嵐早早就來到采集點,整理好清單物資后,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開始一天的核酸采集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排隊居民逐漸增多,于夏嵐的額頭慢慢滲出汗水。
“小嵐!”一聲熟悉的呼喚讓她猛地抬頭,沒想到的是爸媽來了。原來,爸媽在于夏嵐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來到核酸采集點,想看看孩子平時工作的樣子。
于夏嵐為父母做核酸。受訪者供圖
熟悉的流程,熟悉的父母,在一個不熟悉的場合,以一個普通群眾的身份見證了于夏嵐的成長。
感動之余,于夏嵐說,能親手為爸媽采核酸是一個難得的體驗,“讓爸媽親自看到我在工作中獨當一面,讓他們放心,我很自豪!”
核酸樣本檢測 雙手磨出水泡硬繭
標本轉運、標本簽收、核酸提取、核酸擴增、審核上傳……
核酸采集完畢后,新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在核酸檢測實驗室,每一份標本都需要進行專業處理,要求精準,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凝結著檢測人的心血和汗水。
其中,最熬人的是兩次手工加樣:一次是核酸提取加樣200-300微升,一次是核酸擴增加樣6-8微升,確保將樣本加到直徑約5毫米的目標孔里,每個小孔就是一個核酸檢測結果,關系重大。
檢驗者們必須身穿防護服,在“全副武裝”的負壓狀態下進入負壓實驗室,伴隨著身邊多臺機器不斷地運轉散熱,在有限的操作空間里,精細操作。
北京積水潭醫院開設4個核酸實驗室,24小時進行核酸檢測。受訪者供圖
在關鍵時期,北京積水潭醫院醫學檢驗中心工作人員啟動了應急流程。科室人員全體動員,加速推進4個核酸實驗室的標本檢測工作。
為了保證手工操作準確無誤,這些隊員們甚至都不敢眨眼,心中默念“1、2、3”,就怕一晃神把眼前矩陣蜂巢一樣密密麻麻的樣品孔對錯了位。在核酸標本高峰期,連續8小時的工作是常態。漸漸的,很多隊員的手心磨出水泡,手指磨出硬繭,拇指出現痙攣,手腕酸脹疼痛,肩膀也累得抬不起來。
這是對每個檢驗人精神和體力的考驗。面對超負荷的工作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他們嚴格按照規范流程操作,24小時各個班次不停歇,近兩日的日均標本的檢測量達9000余份,全部操作零差錯。
在厚重的防護服里,他們可能是別人家的父母,也可能是父母保護下的孩子,但是化身“大白”,那份責任和使命就變得與生俱來,核酸檢測工作雖然繁瑣重復,但意義重大,堅守在一線崗位上,他們為人民健康奮戰一線、保駕護航!(北京積水潭醫院靳曉方、于淼、李靜、程翔對本文亦有貢獻)
“你是春日暖陽”系列報道: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