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誤診漏診嚴重,患者往往求治無門——
這種“罕見病”,現在有了成熟診治方案
秋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除了卒中、腦出血外,一種高發的腦血管疾病也很危險,它叫煙霧病。該病輕則使患者失去記憶、喪失意識,重則偏癱甚至致命。由于其臨床癥狀復雜多樣,極易被誤診漏診。
據了解,煙霧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腦血管病,是兒童最常見的腦血管病,也是引起成人腦卒中的重要原因。該病的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一個是10歲左右的孩童期;一個是30-40歲的壯年期。對很多人來說,煙霧病非常陌生,甚至一些醫生也對其知之甚少。據了解,該病是因為顱內血管造影時,大腦里會出現異常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形態如同煙囪里冒出的裊裊炊煙,因此被稱為煙霧病。
“過去認為,煙霧病是罕見病,且無法治療。”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主任醫師段煉介紹,該病最早在日本被發現,后來研究證實,患者主要以亞洲地區黃種人居多,日本、中國、韓國都是煙霧病的高發區。
20年前的一場手術,改變了我國煙霧病診治的現狀。
2002年,當時38歲的陳美清突發“怪病”,半身癱瘓、偏盲,后來連字也不認識了。當時人們對煙霧病知之甚少,陳美清輾轉于北京、上海等地四處求醫卻屢屢失望。偶然間,他在網上看到了段煉關于煙霧病的講座,于是帶著希望來到了原解放軍第三零七醫院(現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在這里,陳美清被確診為煙霧病,段煉為他成功實施了血管重建手術。術后第二天,陳美清驚喜地發現,自己能認識并讀出報紙上的字了,而且說話、記憶功能也在逐漸恢復,他又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了。更讓他開心的是,這20年,陳美清的煙霧病再沒有發作。
“2002年剛開始接診煙霧病時,國內煙霧病從發病到確診需要3—8年時間。患煙霧病的孩子中,3/4的人得病三四年后,智力低于同齡人;而成年人如果發病,后果更嚴重。根據缺血部位不同,相應的大腦功能會發生變化,而腦梗塞對成年人來說是不可逆的,因煙霧病造成的腦梗塞、腦出血,會令患者社會行為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退化,甚至會造成抑郁等精神疾病。”段煉說,如果能早診斷早治療,80%的病人在成功治療后可恢復正常工作。
如何診斷這種“罕見病”呢?“頭痛是煙霧病比較常見的癥狀,但并不是頭痛就是煙霧病,還要通過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段煉介紹,臨床可通過無創性血管檢查,如經顱超聲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綜合判斷腦血管形態和腦血流儲備能力。醫生也會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綜合判斷缺血狀態。煙霧病確診的金標準是腦血管造影。
雖然煙霧病目前沒有明確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但可以采用外科手術辦法來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血液從心臟左右的頸動脈、椎動脈流向顱底,會合成一個環島叫基底動脈環,而煙霧病的發病位置就在環島,即基底動脈環的血管發生了堵塞。因為環島本身的血管出了問題,無法疏通,外科用的辦法就是通過手術打開肌肉、顱骨、腦膜,將顱外的血管接進去,越過環島,建立了一座‘高架橋’來疏通,這叫作腦血管搭橋。”段煉告訴記者,如果搭橋成功,盡管大腦環島部位依然堵塞不通暢,但搭橋進去的血管能供應血流,這種情況下,雖然手術沒有涉及病變部位,但病人的臨床癥狀和生存質量都能得到改善。
前不久,由北京神經科學學會主辦、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承辦的“驅煙散霧萬例新生”科普公益大講堂舉辦。據介紹,該院已累計開展上萬例血管重建手術,越來越多的煙霧病患者正像正常人一樣學習、工作,享受幸福生活。20年間,該院團隊完成了首個中國煙霧病大樣本量臨床特征分析、首個中國煙霧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首個中國煙霧病全基因掃描組研究,建立了新的煙霧病臨床分級標準,牽頭制定了《煙霧病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無論對患者還是醫生來說,煙霧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仍不清楚,猶如一團迷霧。我們所有的研究和努力都是為了驅散煙霧,讓患者獲得新生。”段煉表示,經過幾十年國內外同行的共同努力,雖然對煙霧病的認識和診療有了長足進步,但對其發病原因、發病機制以及長期預后還沒有徹底闡明,全球范圍內暫無規范統一的治療原則。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煙霧病的發病機制和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策略,開展一系列基礎和臨床研究,爭取早日攻克這一難題。”段煉說。
(記者 田雅婷 通訊員 張厚地 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