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是青少年應對當下和未來的重要一課
站在2023年新年伊始這個時間點,我們回望疫情對兒童青少年產生的影響,并展望新的一年里需要盡力實現哪些可能的任務。
自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對兒童青少年影響的研究層出不窮。總體來說,疫情對兒童青少年發展的各個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身體素質的影響。由疫情導致的居家隔離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兒童青少年的體能數據因而也顯著下降。一項針對全球一萬四千余名兒童青少年體育運動時間的綜合分析發現,兒童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平均每日運動時間平均下降了約20%,下降了17分鐘。
對心理健康的影響。2022年,一項涉及全世界130余萬名兒童青少年的綜合分析發現,抑郁癥、焦慮癥、睡眠障礙的比例分別為31%、31%、42%。可以說,疫情對心理健康的損害是逐年加劇的。另外,疫情造成的創傷后應激障礙在青少年中也屢見不鮮,表現為反復發生闖入性的創傷性體驗、噩夢等。一項國內的研究表明,僅在疫情初期,統計報告顯示青少年的創傷后應激障礙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值得重視的是,疫情引起青少年的社交活動和社會聯系顯著下降,并且帶給青少年更多的孤獨感體驗。
對學業學習的影響。來自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綜合世界各地35項研究,涉及超過1500萬名學生,報告發現疫情造成的學業損害約為0.17個標準差,這實際上等同于一個學期的凈學業增長。我們對一項全中國代表性抽樣項目的青少年進行了數學學業分析,發現疫情期間中國學生的數學能力有顯著下降,下降水平約12%。
對非認知能力的影響。疫情對與學習相關的其他重要非認知因素(如學習動機、自我控制力、社會情感能力)損害同樣不容小覷。一項針對8個國家2500名青少年的調查顯示,疫情期間他們積極學業情緒、內在學習動機、學業投入、學業堅持性等指標均得分不高,這與他們缺乏密切的人際互動、有效的教學指導等息息相關。
盡管疫情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但我國政府和國內教學研究機構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者和實踐者為積極應對疫情造成的心理健康后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因此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新發展和變化。例如,在疫情期間,我國數字化心理健康服務和應用蓬勃發展,針對疫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熱線電話不斷涌現。這為我們后續利用技術手段解決各種青少年教育和心理難題提供了更為高效便利的工具。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兒童青少年該如何回歸到正常生活,我們有以下一些建議:
恢復必要的體育鍛煉活動,但短期內要注意運動的強度。各項調查均表明,運動鍛煉對身心健康的幫助非常大,所以青少年要恢復疫情前的體育鍛煉,每日保證至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最好是在戶外。但因為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仍在,近期應避免高強度體育活動。
重新投入線下活動中,更重要的是與同伴一起。長時間的居家在線學習讓大家深刻具體地認識到,線下的人際互動是多么重要。在居家過程中,青少年與父母或長輩之間多了不少互動,但這些無法替代與同伴之間的互動。走出疫情后,青少年應當約上自己的朋友,走到戶外,與同伴一起娛樂休閑。學校和老師也可以適當組織一些集體休閑活動。
感受當下生活的美好,追求積極的人生目標。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對身邊的日常生活保持足夠的感激之情,我們的幸福感也會隨之上升。同時,在腳踏地面之時,我們也應該“仰望星空”,確立并積極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目標的牽引,人生便有了意義感和充實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也愈發感到幸福。
將心理韌性作為疫情教給我們應對當下和未來的重要一課。在以后的漫漫人生路當中,依然還會有困難和挫折,但只要具備了心理韌性,我們終將能戰勝它們,繼續追求美好人生。該如何培養心理韌性?首先,應當樹立對壓力的積極認知。最新一項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發現,當我們認為壓力可以帶來機會和成長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應對壓力的能力更強了,更能應對挑戰了,這就是發展積極的“應激心向”。其次,要在適當的時候尋求外界的支持和幫助。事實上,韌性并不意味著一切都是自己一個人去扛。在面對巨大的挫折時,我們需要他人的情感認同和支持,也需要他人的直接幫助。再者,保持對未來的信心。當對未來保持著希望和期待時,當下的很多艱難險阻也更容易在心理層面被消解,許多的負面情緒也更能被及時化解。(作者:唐 鑫,系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甘怡群,系北京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