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臨近,學者與僑胞熱議——
春節正在不斷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 徐令緣
春節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傳統節日,其影響力正在世界范圍內擴大。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春節臨近,學者與海外僑胞熱烈討論,表達對推動文化傳播、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美好期待。
蘊含思鄉之情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萬家團圓、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歷新年,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性文化盛事,為各國民眾帶去歡樂體驗。
“春節是重要節日。不久后,‘龍行龘龘,美美與共’2024年第34屆雞場街新春年景嘉年華會將在馬來西亞馬六甲舉辦。今年,我們要掛起一千盞大紅燈籠,還要舉辦‘中馬友誼祥龍’舞龍儀式。”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馬六甲歷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主席拿督威拉顏天祿介紹,“中馬友誼祥龍”長約190米,僅龍頭部分就重達60公斤,馬來西亞紀錄大全將它作為“最大舞龍項目”列入紀錄。“通過春節的一系列活動,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文化走得更近,民心連得更緊。”顏天祿說。
“春節是傳統佳節,春節在海外也有長久生命力。”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哲學與文化教研部講師王文超表示,許多東亞、東南亞國家都將春節作為隆重節日,春節在這些地方傳承著與中國相似的文化內涵與民俗心理。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牧認為,海外春節傳承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與當地華僑華人的文化習慣緊密相關。比如,在東南亞,當地華僑華人群體以閩南人、客家人、廣東人為主,當地春節的慶祝方式就帶有較強的福建或廣東地域特色。同時,海外春節在與當地文化的融合過程中,展現出文化內涵統一、但慶祝方式多樣的特點。“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說,慶祝春節是一種傳承,也是在多元文化氛圍中對自我文化的追尋與表達。慶祝‘春節’不僅喜慶,也蘊含著海外華僑華人的思鄉之情。”李牧說。
促進民心相通
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作為“浮動假日”,決議提出設在聯合國總部和慶祝此節日的其他工作地點的聯合國機構避免在春節這一天舉行會議,并鼓勵今后在起草會議日程表時考慮到這一節日安排。
“聯合國正式確認春節為聯合國‘浮動假日’,海外華僑華人感到歡欣鼓舞。”瑞典華人總會名譽主席、北歐華人報社社長宗金波說,“春節得到世界認可是中國影響力、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的表現。西方國家雖然不過春節,但許多國家的民眾都知道春節。每當春節到來之際,世界各地華僑華人都會舉辦慶祝活動,并時常邀請當地人加入進來。連續十幾年,瑞典華僑華人、留學生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東亞博物館舉辦慶祝春節的文藝活動,與當地人一同過年。”
王文超認為,聯合國設立春節假日,符合聯合國一直以來倡導保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宗旨。他說:“春節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至少有3方面原因:首先,春節的受眾群體廣泛,過節人口眾多,加之大規模人口流動形成的文化消費和節日經濟,春節受到國際關注;第二,春節的文化內涵豐富,除了敬祖祈年等核心要素,賀歲求吉的文化心理也易于實現跨文化傳播。親朋好友在拜年、逛廟會等民俗活動中分享喜悅、增進情誼,這符合人類普遍的情感需求;第三,中國政府長期重視春節節俗保護與傳承,強調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性,將春節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申報202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提升了春節的影響力。”
寫春聯、剪窗花、掛燈籠、放煙花……無論離家多久、多遠,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都依然保留著傳統習俗,春節已成為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海外,春節成為一種文化紐帶。春節是中華文化的綜合性載體,它包含文藝、飲食、信仰等多個維度,是文化交流互鑒的平臺。”李牧說,聯合國將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體現了聯合國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也說明中華文化受到更多國家與地區的認可。
助力文化傳播
海外華僑華人的春節慶祝活動,時常令當地民眾耳目一新。外國朋友被中國春節的熱鬧和“年味兒”吸引,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
“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引發各方關注,讓我們看到節日對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李牧說,“積極促成春節成為法定假日,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為春節文化傳承拓展空間,有利于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悉尼華星藝術團團長余俊武說:“希望中華文化不僅‘走出來’,也‘融進去’,受到更多海外民眾的喜愛與接受。華僑華人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通過華僑華人的努力,相信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春節的海外傳播體現在方方面面,除了顯性的假日安排、節日氛圍、節慶活動等,隱性的生產、服務構成的節日經濟和消費也能見證節日文化的影響力。”王文超說,“節日生活為中華文化傳播打開新局面、提供新機遇。接下來,我們可繼續加強自身節日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積極申報節日節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傳統節日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跨國企業及社會組織也可進一步增進民間交流,促進節日經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完善,助力提升節日節俗在海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