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速遞丨探尋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最優解”
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間隙,湖南省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向華委員不忘發個信息,為康復期的一名少年鼓勁兒。
2023年9月,這名高中生因為叛逆自傷。向華把他從黑暗中拉了回來。如今,少年已經能扶著拐杖走路。
“向伯伯,今天痛得厲害。”“那證明你快好了,痛感神經都恢復了。”
醫衛界別小組會上,向華講述了這個故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是大事。”
隨即,不少委員表達了共鳴。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季加孚委員說,他眼下最關注的就是提升青少年人群心理健康問題防治水平。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和共病研究院院長李為民委員注意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不是學校一方的責任,也不是到醫院就能馬上治好,需要政府、家庭、學校、醫院、社會等多方合作共治。”
2023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來,全國各地教育及相關部門做了不少有效探索。
“有進展,但還有差距。”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委員說。
醫衛界別委員們關心的話題,在教育界別委員的討論中繼續深入。
“讓孩子多睡一會兒”“課間走不進操場,不能在走道停留,甚至在教室只能坐位置上”“身體素質、人際交往、心理韌性走向弱化”“現有保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法規柔性有余、剛性不足”……
你一言,我一語。他們是教育界的專家,也是家長。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委員說,呵護學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每個孩子享有良好教育的基礎。
如何呵護這份健康?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織赴云南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調研,張志勇在調研中有了新收獲。
他向委員們分享了一所中學的故事。這所中學重視通過戶外運動、群體活動幫助一些學生緩解焦慮,改善身心健康狀況。孩子們每天睡眠9個半小時,1/3是室外活動課,讀書分享、音樂溝通、對話校長,收獲足夠的安全感與主體意識。
“愛,在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中。我們需要努力接納每個孩子,幫助學生建構良好的社會關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并認知自己的主體價值。”張志勇說。
除了愛,還要科學施策。
有的地方心理健康教育長期開展,卻并未明顯減少青少年群體的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厭學等情況。倪閩景指出,以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因機理綜合研究為基礎,以開展廣泛的社會科普、正確認識心理健康為先,以全社會積極預防為主、以學校心理健康體系建設為輔,并建設心理疾病檢測網絡與治療應急機制,才是綜合治理之道。
從優化“系統治理”鏈條的角度,委員們提出不少解決方案。
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劉愛平委員指出,應著力形成倡導全面發展的育人共識,糾正“中考分流就是提前預知人生失敗”“考不上名校這輩子就完了”等錯誤評價體系,緩解學生、家長、教師的焦慮情緒。
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馬景林委員建議,由學校牽頭,建立家-校-醫院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監測管理體系,確保相關信息的順暢溝通。
北京市第二中學藝體中心主任孟艷委員提出,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融合、共同推進,構建系統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江蘇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委員認為,應由教育部門牽頭,多專業主體合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檔案。
7日下午的教育界別協商會議上,來自教育部等部委的相關領導,積極回應委員關切。
教育部列出新一年20項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重點任務,包括建設全國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平臺等;中宣部將加強頂層設計,起草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件;中央網信辦將持續開展青少年群體心理健康網上引導;國家衛健委將繼續做好相關專業醫師培訓,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宣教。
向華把會場上的溫暖聲音,分享給遠在1500公里外的少年,并很快得到回復:“這么多人關愛著,我會好好恢復,努力學習,加油!”(記者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