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通
如何保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專家解答
陳子源
近日,針對學生群體普遍存在的近視、超重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心理健康問題等,國家疾控局發布了《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技術指南》。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洪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增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等方式,可以增強兒童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
王洪蓉表示,經常進行身體活動有益于促進生長發育,維持身體健康,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心肺耐力,促進心血管健康和代謝健康,強壯骨骼、肌肉和關節;有益于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社交技能,緩解抑郁情緒;有益于促進大腦健康改善認知功能,提高執行力和處理事情的速度,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成績。“上述健康益處可以延續到成年期,兒童青少年時期養成的良好身體活動習慣也會持續到成年期,從而影響一生健康。”王洪蓉說。
“空氣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以戶外活動為主,兒童青少年要有意識的增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保障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校內和校外日間戶外活動各1小時。可以選擇喜歡的運動方式,堅持下來,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王洪蓉建議,每周至少有3天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車、游泳、球類運動等。以及強化肌肉力量或骨健康的抗阻運動,如彈力帶運動等。對體育運動興趣不高的兒童青少年,可在周末和節假日去戶外爬山、騎自行車、露營等。
王洪蓉提醒,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容易導致肌肉疲勞和脊柱壓力增加,因此兒童青少年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彎腰或扭曲身體。建議每久坐1小時起身活動10分鐘,并配合一些伸展運動,以緩解肌肉緊張。此外,觀看電視,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時間累計不超過2小時,還要遵循年齡越小、每天視屏時間越短的原則。
“家長要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體重、腰圍、視力等指標,關注情緒變化,有助于早期發現異常趨勢并采取有效措施。如孩子出現異常變化,家長應主動尋求專科醫生幫助。”王洪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