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水凝膠有望治療腦出血術后二次出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孫越 實習生馬鈺晶)記者12月3日從鄭州大學藥學院獲悉,該院教授史進進、張振中、張開翔及劉軍杰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血紅蛋白響應的原位可植入DNA水凝膠,為腦出血術后二次出血提供了治療干預。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
腦出血,是由大腦血管破裂造成的血液流出疾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腦血管疾病。對于病情危重或存在繼發原因且符合手術適應癥的患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盡管近些年外科手術較為成熟,但因手術創傷、部位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術后再出血風險仍然較高。而腦出血術后二次出血不易發現、死亡率高,并且二次開顱手術難度高、風險大,給患者帶來沉重負擔。
針對腦出血術后二次出血的臨床治療手段較為有限,且效果不佳的問題,鄭州大學研究團隊設計了這種血紅蛋白響應的原位植入式DNA水凝膠。這種水凝膠由血紅蛋白適配體與兩條互補鏈交聯,并包裹甲磺酸去鐵胺組成。在術后二次出血的情況下,這種水凝膠能夠通過捕獲血紅蛋白發出熒光信號,熒光會隨著再出血體積的增加而增強,幫助醫生對出血體積變化進行檢測。
鐵死亡是一種鐵依賴的細胞死亡途徑,是引起出血后神經損傷的主要因素。而甲磺酸去鐵胺作為一種鐵螯合劑,能夠螯合多余的鐵,進而防止氧化應激并抑制神經細胞鐵死亡,在治療腦出血方面顯示出治療優勢。
此外,血紅蛋白的持續捕獲會觸發水凝膠的逐漸解體,從而實現甲磺酸去鐵胺的按需釋放,有效抑制神經細胞的鐵死亡,從而改善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