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莫讓疫情耽誤正常檢查和生活
編者按
2020年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人們都自覺閉門不出,甚至連生了病都盡量不去或少去醫院。但有一個特殊群體——孕產婦,卻不得不在非常時期也要經常出入醫院,而她們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也是迫在眉睫:疫情尚未過去還要不要去定期產檢?錯過了某次產檢后果嚴重嗎?身體不舒服要不要去醫院看病?面對疫情產生恐慌抑郁等心理問題怎么辦……
的確,疫情當前對孕婦而言更為特殊,去不去醫院都是糾結和兩難。近日,北京一名懷孕14周的孕婦,因腹部疼痛凌晨趕到順義區婦幼保健院急診,經檢查是闌尾炎不排除穿孔可能。問診得知她已腹痛幾天,只因在疫情期間害怕去醫院就一直忍著,要不是夜里疼得實在受不了還會硬抗著不就診。其實,如果這位孕婦能早點來醫院,輕度闌尾炎只需保守治療就可,但現在病情因延誤加重了,不得不進行手術。
其實,在全民戰“疫”時期,醫院雖是高風險場所,但是其防護也會做到最高等級。孕產婦只要做好個人防護,理性就醫,該做的孕期檢查一項也不要落下,保持健康生活和良好心態,新型冠狀病毒就沒有那么可怕。請孕媽媽們相信,抗疫的春天正在向我們走來,愿我們都盡早卸下防護行頭,盡情擁抱春暖花開的美好!正像北京婦產醫院貼在候診區的溫馨提示:“此刻我們保持距離,未來我們幸福可期”。
產檢啥時都不能省 錯過一次不必擔憂
■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產科醫師 黃丹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些孕婦可能因為隔離、暫時無法返京等各種原因錯過了上次醫生預約的產檢;還有些孕婦因為怕去醫院檢查容易被病毒感染,該做的檢查也是能省則省,這樣會有嚴重后果嗎?
其實,孕期產檢是包括對孕婦進行規范的產前檢查、健康教育與指導、胎兒健康的監護與評估、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和用藥指導等一套完備的科學方案,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減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疫情是短暫的,而孩子的健康發育是長久的,所以產檢千萬不可隨意省略。現在各醫院在非常期間都有嚴格的防護措施來避免交叉感染,準媽媽們去醫院產檢不必過于恐懼,只要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即可。
產檢有時間范圍,重要的產檢不能省略
大部分產檢都有一個時間范圍,只要在這個時間范圍內完成都可以,因此孕媽媽們也不必擔心偶爾錯過一次。如果檢查的整個時間段都錯過了,那就要先了解一下這個產檢的目的是什么,在下一次見到醫生時要告之你錯過了什么,咨詢是否還有補救方法。以下就是產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檢查及其時間段。
早孕期(14周之前):檢查頻率4周1次。6-14周:建檔及NT(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檢查,這是首次大范圍初篩、確定預產期等。其中,6~7周的B超是必須的,以確定胚胎是否存活,是否宮內懷孕,排除宮外孕及瘢痕妊娠。NT是為了篩查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是有特定時間段不能錯過,最好在11周至13+6周之間按預約時間來醫院檢查。而像建檔、辦理生育保險等,都可等疫情緩解后再來醫院辦理。
孕中期(14周至28周):檢查頻率4周1次。14-20周:做唐氏篩查/無創DNA檢查。16-22周:做羊水穿刺,進一步篩查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20-24周:做“大排畸”四維B超,篩查胎兒是否存在結構畸形。24-28周:做OGTT(糖耐量試驗),篩查母親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孕晚期(28~36周):檢查頻率兩周一次。28-32周:做“小排畸”B超,進一步篩查胎兒是否存在結構畸形;開始自數胎動,如果胎動無異常,晚一兩周產檢也無大礙。32-36周:做GBS、胎心監護、生化等,評估胎兒大小、活力及排除部分孕晚期合并癥。
孕晚期(36-41周):檢查頻率一周一次。包括B超檢查、胎心監測、測量骨盆等,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確定分娩方式。但晚孕期的B超沒有嚴格時間限制,如果沒有胎動胎監異常,沒有流血、流液、腹痛、宮縮等,不一定每周都來產檢,可以等疫情緩解后再來醫院檢查。
以上僅是孕期不可或缺的重要檢查項目,而每次產檢還都有必需的諸如血、尿常規檢測,體重測量,血壓測量及孕晚期的胎心監護等檢查。
兩種情況孕婦可先在家觀察不必就診
孕婦如有以下幾種情況不必急于去醫院,可暫在家觀察。
1.孕早期少量陰道出血或下腹隱痛。在懷孕早期即停經3-6周左右有極少量陰道出血或下腹隱痛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過這種陰道出血量非常少、持續時間短,下腹痛也僅僅是大家所謂的“有點像來月經的疼、下腹墜感”等。若出血量多、持續、下腹痛加劇,需立即去醫院。
2.孕35周后少量陰道出血但沒有宮縮。孕晚期少量陰道出血我們稱之為見紅,這雖是臨產的一種先兆,但距離真正臨產還有數日不等。判斷是不是即將要分娩最可靠是看宮縮,如果僅是見紅而尚無宮縮,可以再觀察,等出現了不規律宮縮再去醫院。
孕35周有陰道出血要不要去醫院保胎?雖然胎兒到37周才足月,但孕周達35周所分娩的新生兒的預后與足月新生兒并無統計學差異,且保胎也有保胎的相關風險,所以一般孕周達34-35周時即便臨產也不再保胎,其處理等同足月胎兒。
五類現象孕婦必須及時去醫院急診
孕婦如果有以下幾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避免發生危險。
1.任何時候陰道出血超過月經量及下腹劇烈疼痛。陰道出血量多、下腹劇痛提示可能流產、早產、胎盤位置異常、胎盤早剝等,危及母嬰安全,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2.陰道流液。陰道大量流液提示胎膜早破的可能,胎膜破裂有臍帶脫垂、胎兒宮內感染等風險,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3.胎動異常。胎動是提示胎兒宮內情況的重要指標,尤其在孕晚期,胎動過多或過少均提示胎兒宮內缺氧的可能,需要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4.嚴重的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視物不清、心慌氣短、胸悶憋氣、血壓升高等。提示孕婦可能存在妊娠期合并癥如高血壓疾病、膽汁淤積、心功能不全等,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排查診治。
5.孕媽媽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流涕、腹瀉等可疑癥狀。且孕婦或其家人14天內有疫情高發區旅游史、居住史或與確診病人有密切接觸史,應去指定醫療機構盡快就醫。
相關鏈接:
疫情期間,孕產婦就醫“三大紀律”
■ 明文
如何選擇就診醫院?如孕媽媽因發熱就診,首診應去醫院發熱門診排查。如孕媽媽無發熱,且因非產科情況就醫,應就近選擇能滿足需求、門診量較少的醫療機構。
如因產科情況就醫,除緊急情況外,盡量選擇建檔醫院。就診前做好預約和準備,盡可能縮短就醫時間。注意做好防護,減少陪同就診人員。
就醫如何自我防護?需要就醫時,孕媽媽應提前預約,分時段就診,避免集中候診,盡量縮短就醫時間。孕媽媽和陪同人在途中及醫院均應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到醫院時應配合進行體溫篩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如果孕婦有發熱情況,直接先到發熱門診就診,遵醫囑進行下一步檢查。
孕媽媽外出就醫時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做好充分的個人防護,離開家后需要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陪同家屬也要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保持手衛生。此外,孕媽媽接觸醫院門把手、門簾、醫生白大衣等醫院物品后,盡量使用手部消毒液。手消毒之前不要接觸口、鼻、眼。在醫院和路上,和其他人盡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盡量減少在醫院停留時間。離開醫院后,要盡早清洗雙手。回家后,要妥善處理口罩,及時更換衣物,洗手洗臉。
產后42天復查怎么辦?對于孕期及分娩期正常且產后也沒有發生異常情況的產婦,可以通過網絡、電話和醫生商議,產后復查時間可適當延長。
如有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未恢復或有自覺癥狀者(如高血壓、重度貧血等),應規范進行產后復查,以便了解疾病恢復情況,及時處理。產后42天內如出現發熱、晚期產后出血、腹痛等異常情況,應在提前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就醫。
非常時期,孕媽媽曬出心情遠離抑郁
■ 北京友誼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楊樺
作為一名婦產科大夫,我可以近距離感受到孕媽媽在疫情期間的不安、焦慮和無助。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孕產婦更易出現不良情緒,甚至產生如抑郁等心理問題,她們應如何自我調節保證身心健康?
孕媽媽需警惕,抑郁離你或許并不遠。抑郁癥是孕產婦最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之一,如果出現如下癥狀請一定要警惕抑郁風險:1.持續的悲傷、焦慮或“空虛”的感覺;2.感覺沒有希望和(或)悲觀主義;3.負罪感、沒有價值感和(或)無助感;4.易怒,坐立不安;5.對曾經喜愛的活動或愛好喪失興趣,包括性;6.乏力和精力下降;7.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細節困難,決定困難;8.失眠、早醒或過度睡眠;9.吃得過多或喪失食欲;10.打算自殺,嘗試自殺;11.持續的疼痛、頭痛、肌肉抽搐或治療后仍不緩解的消化問題。
五招幫孕媽媽減壓緩解抑郁癥狀。如果孕媽媽有了上述癥狀,可嘗試用下面這些方法緩解。注意:如若自我調整后仍沒有改善,請一定要到專科醫院進行心理咨詢。
1.堅定信心,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終究會被人類戰勝,請各位孕媽媽充滿信心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做好防護,按時產檢。
2.規律作息,生活充實:按時入睡、按時起床,保障充足睡眠,建議每天8小時以上;規律進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有助于提高愉悅感;試試聽音樂、追韓劇,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3.適當鍛煉:選擇孕婦瑜伽、孕婦操,胎盤位置低的孕婦可做上肢活動,持之以恒,合理運動可讓自己精神更加充沛飽滿。
4.家庭娛樂:選擇輕松的娛樂項目,最好能和家人一起進行,比如小游戲、搭積木、智力拼接玩具等;多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心情。
5.放松冥想:如抬頭后仰,體會到緊張后再慢慢復位,深吸一口氣,慢慢呼出;雙手握拳,再慢慢展開;雙腳跟著地,腳尖翹起,體會到緊張后再放平。以上動作循環重復,每天1-2次,每次20分鐘。
我想對孕媽媽說的是:你的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聆聽,曬出心情,你可以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春天快到了,愿天下的孕媽媽們心里都充滿陽光,春風滿面。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