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免费无码日韩大胆视频网,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人民網健康·生活

控三高跟著季節走

李珍玉

2020年08月25日15:28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何 紅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二科主任醫師 李秀麗

本報記者 李珍玉

近日,歐洲高血壓學會針對高血壓患者季節性血壓變化發布共識,指出老年人受季節性血壓變化的影響尤其大,治療上應該重視季節性治療策略的制定。其實,除了血壓,血脂和血糖指標也會隨春夏秋冬而起伏。了解其變化規律,按季節科學調整,能幫助人們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疾病發展。

血壓:冬高夏低要調藥

歐洲高血壓學會的共識指出,血壓在炎熱時會降低,寒冷時升高。以色列科學家則發現,冬季收縮壓平均比夏季要高出21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高出16毫米汞柱!把獕簳S著運動、作息、情緒、環境等因素變化,其中的環境因素主要就是外界溫度。血管的舒張和收縮對溫度很敏感,尤其是冬夏季影響十分明顯!闭憬髮W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何紅說,血管通常遇冷收縮,血壓升高;遇熱擴張,血壓降低。夏季人體出汗較多,水和鹽分排泄較快,水鈉潴留減少,會進一步導致血壓下降。冬季氣溫下降明顯,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增加腎上腺素分泌,血壓隨之升高。另外,人們在冬季往往喝水少、血液較黏稠,食物和鹽的攝入量也多,血壓本就容易比其他季節高一些。

歐洲高血壓學會提醒,血壓波動對普通人而言可能不是大問題,但對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不及時調整用藥,可能出現夏季血壓降得過低、冬季血壓偏高的情況。尤其是老年人,會比普通人群更易發生這類情況。何紅表示,人在夏季本身出汗就多,高血壓患者血壓降得太低,易出現疲勞、體位性低血壓等問題,還可能誘發心悸、頭暈,嚴重者可能猝死。冬季很容易出現溫度驟降的情況,進而刺激血管發生過激反應,短時間里忽然急劇收縮與擴張,危害極大,不容忽視。早在2009年,《中華高血壓雜志》上一項研究就表明,約有一半腦卒中和心梗都發生在冬季。氣溫每降低1℃,相關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

“控血壓千萬不能一降到底,從不調藥。”何紅說,一般有兩個調藥的時間節點:初秋(9、10月)天氣轉涼時,可適當加大藥劑量;初夏時(5、6月份)可考慮減藥,但如何調藥應征詢醫生意見。歐洲高血壓學會指出,患者夏季要謹防低血壓,血壓控制不能低于110/70毫米汞柱,收縮壓若小于110 毫米汞柱,即使無癥狀,也應減藥;動脈粥樣硬化較嚴重的老人,把收縮壓控制在120毫米汞柱即可,不要太低。另外,患者在夏季可適當減少利尿劑類的使用,避免疊加出汗而導致血壓更低。冬季要防住血壓過高,最高不能超過140/90毫米汞柱,如果有靶器官損傷,如心衰、心腎功能不全等,需要更嚴格地把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需根據季節變換做好生活防范。1.重視季節交替時節的血壓監測。2.調整好室溫。夏季要開空調,溫度保持在28℃左右為宜;冬季室內若沒有暖氣,溫度也要盡量保持在18℃~23℃。3.戶外活動做好防護。高溫天氣少出門,避免暴曬出汗,誘發低血壓。冬季出門前做好保暖,哪怕是到戶外陽臺上,也要添衣加帽,穿好鞋襪。4.其他因素。避免情緒大起大落,控好體重,別吃過咸、過油膩的食物。

血脂:秋冬調控很關鍵

血脂水平變化通常表現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居中!吨袊鴮嵱冕t學》雜志上一項調查顯示,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冬季的比夏季的分別高4%和6%。“血脂與飲食、運動、胰島素功能等因素有關,之所以有季節變化,也是由于這些因素受到了季節影響!蔽靼步煌ù髮W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二科主任醫師李秀麗說,很多人秋天就開始“貼秋膘”,冬季身體活動又少,很容易引起血脂水平快速升高;春夏氣溫回升,活動增加,膽固醇合成減少、代謝加快,血脂水平就不易升高!堆h》雜志指出,夏天光照時間延長,有助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D參與骨骼肌代謝,也會增加膽固醇消耗。此外,夏季果蔬豐富,相應食物攝入會增多,膳食纖維素可通過與膽汁結合,增加膽固醇排出體外,利于控制血脂水平。

李秀麗說,血脂長期過高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破裂,甚至誘發冠心病、心梗、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3/4的冠心病患者都有高血脂,秋冬季尤其要小心。

1.遵醫囑季節性調藥。一般,秋季甘油三酯升高得明顯,可適當增加貝特類降脂藥,如果甘油三脂超過5.7毫摩爾/升,需先把甘油三酯降下來,再服用其他降膽固醇藥物;冬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易升高,要重視他汀類藥物調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動脈硬化密切相關,動脈粥樣硬化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應降到2.6毫摩爾/升以下;如果還有心梗、腦梗或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降到1.8毫摩爾/升以下。

2.調整生活方式,普通人群也可參考。飲食上總體要做到“兩低一高”(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維),限制高膽固醇食物,吃油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此外,冬夏季都要多喝水,飲茶降脂效果好,尤其是綠茶。還要堅持鍛煉,戒煙限酒,保持愉快心情,作息規律。

血糖:一二月達到峰值

《中國藥物與臨床》雜志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年8月,血糖值開始上升,9、10月入秋,糖尿病發病有所增加;冬季1、2月血糖值最高,為糖尿病高發期;5月氣溫回暖,血糖逐漸下降,糖尿病發病減少;夏季6、7月份普通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都最低,糖尿病發病率也最低。

李秀麗解釋說,冬天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促進腎上腺素分泌,肝糖原分解和胰高血糖素(升糖素)分泌增多,血糖易升高。低溫還會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血流減少,使能量散失減少,血糖上升。而在夏季,胰島素的敏感度增強,胰島素分泌往往高于其他季節。此外,血糖也受到季節性的飲食、運動、情緒等變化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季節性監控很重要。糖尿病患者自身控制血糖的能力較低,冬季血管變脆弱,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引起心肌梗死、腦卒中、腎病、視網膜脫落等并發癥;夏季出汗多,易脫水,要小心發生酮癥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狀態,出現休克、昏迷;春秋季節細菌、病毒易于傳播,也需警惕,炎癥反應是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李秀麗說,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長短和胰島素功能衰減程度差異很大,不同季節的調整因人而異?傮w上,冬季比夏季難控制,基本原則是:冬天防血糖過高,夏季防血糖過低,要按時吃藥,加強生活方式干預。具體建議為:

1.堅持監測血糖。每一兩周監測一回“7次血糖”(即一天內三餐前半小時、三餐后兩小時、睡前);血糖波動大的冬夏季及劇烈運動后,更要重視監測。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可放寬血糖控制標準:餐前血糖控制在4.6~6.1毫摩爾/升,餐后血糖控制在8毫摩爾/升以下。合并腎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的糖尿病患者,餐前血糖控制在8~10毫摩爾/升即可。

2.血糖季節性波動,及時就診。秋冬季血糖易升高和波動,若控制得不好,要及時就診,遵醫囑增加降糖藥或胰島素,或酌情增加降低食欲的降糖藥,如GLP-1類藥物、二甲雙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等。夏季可酌情減藥。

3.四季生活干預有側重。冬季限制食量和高熱量飲食,多吃綠葉蔬菜,增加運動量。夏天飲食要定時進餐,多補水,出門前隨身帶些糖塊、巧克力、水果,感到心慌乏力,要馬上補充。春秋季要預防細菌、病毒感染,早晚隨身攜帶保暖衣物,避免接觸感冒患者!

(責編:李軼群、許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