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后立刻做這幾件事 才能避免日后反復崴腳
吳醫師是一名醫務人員,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去年6月在一次羽毛球比賽中崴腳了,旁人告訴她,崴腳休息兩周就好了,可是兩個月過去了,吳醫師的腳踝還是腫脹未消,活動受限。于是來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求診。接診的骨科副主任王文教授和王敏主治醫師經檢查,判斷是韌帶損傷,做核磁后發現外側距腓韌帶斷裂。于是進行了踝關節鏡下外側距腓韌帶修補術,術后恢復非常好。沒多久吳醫師又可以重新打羽毛球了。
“門診經常會碰到許多崴腳后經久不愈的患者,很長時間了都沒有消腫,而且行走或運動時還有各種不適,最后甚至需要手術治療。”王文教授表示,崴腳并非小事,若早期處理不當,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輕則遺留慢性疼痛,重則導致創傷性踝關節炎、慢性踝關節不穩等后遺癥。“很多人一次崴腳,日后反復崴腳就是這樣來的。”
崴腳后第一步,先判斷傷勢!
崴腳后第一步要做什么?先判斷傷勢!王文表示,如果發現出現了踝關節局部的紅腫、疼痛,皮膚溫度的升高,尤其是站立和活動后明顯加重的疼痛,以及用手按壓也會明顯加重的疼痛,這時候就要高度懷疑崴腳了。踝關節扭傷時韌帶撕裂,易造成慢性踝關節不穩,是以后形成創傷性踝關節炎的根源。所以根據癥狀判斷受傷程度也很重要。
I度損傷:受傷當時有輕度疼痛,外踝輕度腫脹及局部疼痛,這是外側副韌帶輕微拉傷的表現,很少會出現關節不穩。
II度損傷:非常疼痛,伴有腫脹、僵硬和行走困難,部分可見足部瘀斑,這時外側副韌帶可能已經呈現不完全撕裂,會有明顯關節不穩的感覺。
III度損傷:重度疼痛和腫脹常比較明顯,足底出現明顯瘀斑,外側副韌帶可以斷定為完全撕裂,這時關節明顯不穩影響正常活動。
崴腳急救處理:記住五個關鍵詞
崴腳后,現場就應該馬上進行相關處理。處理運動損傷經驗豐富的王敏主治醫師表示,為什么很多人扭傷很久了還腫痛難消?原因除了受傷時的損傷程度不同,更多的就是因為早期處理不正確:“很多人傷后處理不恰當,沒有適當地休息與制動,過早下地負重行走,產生繼發的損傷,或者受傷的韌帶保護不夠,新生組織剛愈合連接又被活動拉扯開,就容易導致經久不愈合,甚至造成踝關節慢性不穩定,以后容易反復崴腳。”
崴腳急救處理,記住五個關鍵詞:
休息:停止走動,靜止休息,護具保護,防止二次損傷,減輕組織滲出、腫脹。
冰敷: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鐘,每兩次冰敷間隔最好超過2小時。
加壓: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大的衣物(例如絲襪),適當加壓包扎減輕腫脹。注意不能過度加壓,以免加重腫脹、缺血。
抬高:將腳抬至高于心臟水平。增加血液回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
就醫:及時就醫。現場處理后盡快去正規醫院就診,拍攝X線片檢查,以排除踝關節骨折,必要時進行踝關節MRI檢查。
生活中處理崴腳的常見誤區
●擦紅花油或熱敷可以活血化瘀,促進消腫?
錯!恰恰相反,踝關節扭傷后早期往往伴隨有周邊軟組織微血管的損傷,如果采用了活血化瘀的方法,只會促進組織進一步出血,加重腫脹。
●崴腳后按摩可以幫助恢復?
錯!搓揉和轉動損傷的踝關節,比如說按摩,也只會促使損傷的血管繼續出血,局部腫脹加重。
●崴腳了,只要沒骨折、能走路的話,休息幾天就好了?
錯!踝關節除了骨性結構以外還有周圍豐富的韌帶等軟組織,而且踝關節是全身最大的承重關節,崴腳可能會導致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撕裂,如果沒有經過正確治療,再次崴傷的可能性會增加3-4倍。
●預防崴腳,不要動?
錯!預防崴腳,除了運動前要注重熱身之外,通過科學訓練,加強自身肌肉力量來保護踝關節也很重要。幾種簡易肌力訓練方法包括:股四頭肌收縮訓練、踝泵屈伸運動、靜蹲、提踵訓。(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孫冰倩)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