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甄 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當前,人們身處信息時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兒童跟隨大人們的節奏,也難免身心緊繃。兒童藝術活動多具有創造性、趣味性、游戲性,可以讓孩子們身心愉悅、情緒平穩。豐子愷說過:“美好比健康,藝術好比衛生。”畫畫、唱歌、跳舞、演戲等藝術形式能幫助兒童從小懂得欣賞美,用積極與肯定的態度,發現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美的事物存在。因此,兒童美育是終身美育、全民美育的重要起點。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素養導向的兒童美育價值。中華美育精神始終圍繞人的全面發展,有著幾千年的深厚傳統。自三皇五帝之時起,就有“先王之樂”的傳說。周公“制禮作樂”,將禮樂看作治國和教育民眾的大事。人們熟知的六藝之教——禮、樂、射、御、書、數,也頗有古代版“五育并舉”之意。《論語·述而篇》中有言:“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可以想見,“游于藝”的君子,熟練掌握六藝,如魚兒自在游于水中一般。“藝”的熟練掌握,能助人獲得自由和愉快,正如今天美育追求的真善美境界。新時代兒童美育強化價值觀引領,重視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推動跨學科學習,正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綜合性的體現。
家庭是兒童美育的第一場所。家風家教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家長應當多帶孩子參與和體驗藝術實踐,將重點放在培養孩子對藝術產生興趣的過程。輕松、愉悅的家庭藝術氣氛對兒童提升審美素養有積極作用。要讓孩子感受到,美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最為寶貴的饋贈,形成勤于動手、勇于創造、樂于分享、熱愛生活的優良品質。
在幫助和引導兒童開展美育活動時,要遵循實踐性、情感性和學以致用的特點。兒童美育離不開具身性實踐。王夫之說:“聞見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親行焉。”在美育活動中多加實踐,能釋放兒童好動、好奇的活潑天性。唯有去體驗、去接觸、去動手創造,方能在行動中理解美的意義。只做美的旁觀者,不親身嘗試,就捕捉不到最鮮活的美。要像陶行知所提倡的知行合一那樣,通過教育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培養“詩的人生”,以“藝術的興趣”美化人生、涵養氣質。要帶著感情學習,形成真正的理解。兒童美育的重要方式是導入情境。兒童的情感真實強烈,啟發和共情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感受和認知中國文化。通過創設孩子們熟悉或可理解的情境,可以讓知識技能與孩子們的情感體驗緊密聯系。
新時代中國美育要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特色。美育的核心在于弘揚真善美、塑造美好心靈,突出特點是審美力與創造力教育,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陶冶君子之風的全人教育。事實上,我們的兒童美育過程中,處處滲透著中國文化基因。從感受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美,感悟春夏秋冬唐詩宋詞的意境,到體會書法、國畫里的線條韻味,了解漢字的奧秘,新時代中國美育要特別注重培育文化自信,將兒童心中美的種子,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 (作者:甄 巍,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