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通
盲目減重不可取 健康減重這樣做
陳子源
相信不少人在春日都躍躍欲試想要開啟新一輪的減重計劃。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剛曉坤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減重應當適度,并不是減得越快越好、越瘦越好,健康減重要“穩中求降”。
剛曉坤介紹,從科學角度來講,減重的理論基礎是打破能量支出與攝入的平衡關系,但人體本身存在自我保護和調節機制,會對突發改變產生逆向的代償反應。有不少人在減重初期通過“節食+運動”成功實現了體重快速下降,但之后身體會自然啟動保護作用,從而減緩體重下降速度,減重者便會進入平臺期。如果減重者想要再次突破這種本能調節,便要持續降低攝入、提高支出,顯然是不合理的。
剛曉坤表示,雖然持續3個月左右的節食會帶來較可觀的減重效果,但不宜長期進行極端的飲食干預來達到快速減重的目的。如果單純依靠極低熱量飲食來消耗脂肪,會將身體的肌肉也一同消耗,導致肌肉蛋白質和內臟蛋白質的流失,不僅讓身體變得虛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也會紊亂,再次給身體帶來損害。
如何科學減重?剛曉坤建議通過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規律作息。熬夜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要保障睡眠時間,避免熬夜。二是合理限制能量攝入,最簡單易行的方式就是減少飯量,可根據自己的減重目標和適應能力,將飯量調整至原來的70%或60%。三是增加運動,可在原有運動量的基礎上增加30%至40%,要特別注意科學分配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運動的占比。每星期安排5天的有氧運動,每次持續半小時以上,如慢跑、騎行等;安排至少2次的抗阻力運動,如舉重、深蹲等,以激發肌肉力量。
剛曉坤提示,以上建議只適用于為了身體健康而保持比較良好體重狀態的普通人群,但是對于嚴重肥胖或者是肥胖合并嚴重并發癥的人群,需由專業醫生團隊進行科學指導減重。
“不提倡盲目減重,但超重問題也萬萬不可忽視。”剛曉坤提示,自測是否肥胖可通過體重指數(BMI值)判斷。用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為體重指數,若體重指數超過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此外,如果已經出現肥胖性心肌病、肥胖性腎病等肥胖來源的并發癥,建議立即請專業醫生做出評估和指導,通過生活管理、藥物干預或手術治療的手段快速減重,最大程度減少肥胖問題對靶器官的損害。